在该项目领域的学习与实践经历、技艺特长和取得的成就 |
从事丝绸技术和研究工作已近50年,自1957年全国首届丝织专业毕业后,被分派到苏州丝绸研究所再到苏州丝织试样厂工作,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从不间断,前二十年一直从事丝绸新产品的设计研究,设计的高档丝绸品如“花绒绸”、“凤羽绡”、“浪花绉”等曾获国家金龙奖和全国优秀新产品奖。发明的“机织毛绒型人造血管”获国家发明奖和日内瓦国际发明镀金牌奖。后二十年,着重研究古代丝织品的结构、工艺和技术。并负责创建了我国第一所丝绸专业博物馆和中国丝绸织绣文物复制中心,不但将古老的各种织机挖掘、展览。而且请老艺人操作演示并传教青年学徒。她还带领专业人员先后复制了先秦、两汉、隋唐的丝绸文物珍品20余件,其中部分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一等奖。同时近十年来又将丝绸织染传统工艺详细记载总结和论述,主编了“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丝绸织染》分卷。约80万字,已于2005年4月出版。 |
开展该项目传习活动的成果和荣誉 |
早在1966年,由苏州丝绸研究所派往苏州产锦厂设计约三个月,主要任务是对宋锦进行改革,以期古为今用,在了解原有宋锦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部分宋锦新品种,并收集了部分宋锦资料。自宋锦厂97年倒闭后,凭着事业心和责任感,默默地做些抢救工作,曾走访了该厂病在床上的老艺人朱晶石,之后又下决心在馆内设计和研究出一台古老的手工宋锦织机,并带领年轻专业人员复制出明清时期的宋锦二件。以上不但使宋锦得到了初步挽救,从中也培养了数名宋锦专业人员。同时在理论上对宋锦也作了论述和工艺技术的记载,主编的《丝绸织染》一书中,宋锦一章由她亲自编写,还编著了“苏州宋锦”专辑一本、详细分析和记载了宋锦工艺技术和结构,以传之后人。 |